庫存偏低 豆粕堅挺

2022-10-18 06:39:23 來源: 期貨日報

  最近一段時間,國際豆類價格持續受到美國大豆種植面積和單產數據調低,以及美國大豆壓榨、出口恢復等利多支持。我國生豬、禽類養殖需求強勁,且正值豆粕需求旺季,國內豆粕庫存持續維持低位,豆粕供應偏緊格局短期難以改變,市場價格仍將偏強。

  美豆數據利多市場

  繼美國大豆種植面積由8月份預估的8800萬英畝調低到8750萬英畝之后,美國大豆單產數據亦由51.9蒲式耳/英畝意外調低到了49.8蒲式耳/英畝,令大豆結轉庫存繼續處于2.1億蒲式耳,位于近十余年的低位水平。接連調低的大豆供應數據,支持市場價格。

  而美國大豆出口和壓榨數據亦維持良好。截至10月6日的美國大豆出口銷售數據顯示,當周美國2022/2023年度大豆凈銷售量72.44萬噸,處于歷史同期高位,根據統計,10月13日前后美國又新增銷售了162.2萬噸大豆。正處于上市周期的美國大豆,亦處于出口銷售旺季,出口數據堅挺自然會繼續支持國際大豆價格。除此之外,市場普遍預期因壓榨利潤高企和美國自身養殖需求強勁,美國9月大豆壓榨量將處于1.62億蒲式耳附近,同比將增加5.1%,處于歷史同期最高水平,對豆類市場產生利多支撐。

  貨幣貶值推升進口成本

  我國進口大豆成本居高不下。目前,我國進口11月船期美國大豆升貼水處于390美分/蒲式耳,折合我國進口大豆到港成本約為5380元/噸,較兩個月前的5230元/噸,仍高出150元/噸。我國進口大豆壓榨利潤維持低位,尤其盤面套保利潤依舊維持虧損狀態。這便意味著我國大豆壓榨企業難以持續大量增加進口,繼而不利于豆粕產量和供應的恢復。

  國內大豆進口到港偏少

  雖然進入9月份之后美國大豆開始大量上市,我國進口大豆到港通常會逐漸增多,但跟蹤的數據顯示,我國進口大豆到港數量同比仍在下降。今年1—9月份大豆進口量約為6200萬噸,同比降低8.5%,根據船期初步統計來看,10—12月份我國進口大豆到港預計只有2200萬—2300萬噸,同比減少超過1%。進口大豆到港同比減少,意味著國內豆粕產量同比降低,因此國內豆粕供應偏緊格局短期內難以改變。

  國內養殖需求依舊強勁

  我國生豬、肉蛋禽等養殖效益改善,各地養殖明顯恢復。目前,我國自繁自養生豬利潤處于799元/頭,外購仔豬養殖利潤也處于803元/噸,這使得我國生豬存欄依舊處于4.5億頭附近,能繁母豬存欄處于4300萬頭附近,同比數據較為穩定,變化不大。當前生豬正處于由小豬向大豬變化的養殖階段,對豆粕的需求較為旺盛,生豬存欄數量維持高位必然支持豆粕需求。

  自3月份以來,國內外油粕價格持續下滑,國內工廠的壓榨效益受損,且國內進口大豆到港數量持續同比降低,令我國油廠的豆粕庫存一直處于低位。根據統計,目前我國油廠豆粕庫存處于44萬噸左右,環比減少11%,較去年同期減少42%。若將現有進口大豆折合成豆粕供應,其庫存約為569萬噸,環比減少2.3%,而同比依舊減少19.8%。這一數據表明,現有的國內豆粕庫存較常年,屬于偏緊張狀態,這將支持國內豆粕現貨價格處于歷史高位水平。

  綜上所述,國內豆粕現貨需求正值旺季,且我國進口大豆等成本居高不下,加之豆粕庫存長期處于低位,而現貨較期貨差價仍大,市場具有一定抗跌性,豆粕價格短期內仍將維持偏強格局。(作者單位:然厚商貿)

關注同花順財經(ths518),獲取更多機會

0

+1
  • 競業達
  • 萬方發展
  • 實益達
  • 世嘉科技
  • 中裝建設
  • 德展健康
  • 跨境通
  • 久遠銀海
  • 代碼|股票名稱 最新 漲跌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