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指期貨罕見升水 量化中性策略迎利好
|
近期,量化中性策略對沖成本下降,引發市場關注。
數據顯示,上周滬深300股指期貨主力合約罕見出現升水,中證500股指期貨主力合約10月以來也頻繁出現升水。記者采訪獲悉,由于股指期貨長期貼水,量化中性策略成本高企,去年業績表現不佳。此次兩大股指期貨罕見升水,意味著該策略對沖成本將下降,有望直接增厚收益率,因此部分量化私募已打開中性策略基金申購,并推進相關新產品的發行。
業內人士表示,短期來看,量化中性策略迎來了較為有利的市場環境。對于投資人而言,看到短期利好的同時,還須關注中性策略的中長期配置價值,結合自身風險偏好作出決定。
股指期貨罕見升水
數據顯示,截至10月17日收盤,滬深300股指期貨下季連續合約貼水1.67點,而在三季度,該合約平均貼水幅度高達28點。10月以來的6個交易日中,滬深300股指期貨下季連續合約有4個交易日罕見呈現升水狀態,10月10日升水幅度接近8個點。中證500股指期貨近月合約在10月以來也頻現升水,遠月合約的貼水幅度明顯收縮。
百億級量化私募世紀前沿分析稱,股指期貨升水代表期貨市場的價格高于現貨市場價格,滬深300、中證500期指主力合約升水則意味著多頭力量強于空頭力量。其中,空頭力量減少主要源于9月中旬以來市場調整,指數增強策略規模被動縮量,導致對沖端隨之縮量。而在多頭端,10月以來資金對后市看法更加樂觀,看多資金陸續進入市場。
鳴石基金基金經理楊堃認為,股指期貨貼水或升水與市場情緒有關。當投資人對未來指數更加樂觀時,會積極參與市場,從而減少貼水,甚至導致升水。與此同時,如果量化策略的預期收益率下降時,資金對貼水的容忍度較低,也會減少貼水。
量化中性策略成本下降
在業內人士看來,股指期貨由貼水轉為升水,將直接利好量化中性策略的收益率表現。
“量化中性策略產品的業績取決于超額收益和對沖成本,而股指期貨貼水則是該策略的成本。過去幾年,由于股指期貨長期貼水,量化中性策略成本一向較高,此番升水使得策略對沖成本為負,在超額收益不發生變化的情況下,將直接增厚對沖產品的收益率!泵森t投資相關人士表示。
衍盛私募基金經理章友認為,股指期貨升水利好未建倉的量化中性策略!傲炕行圆呗允峭ㄟ^買入一攬子股票并且賣出股指期貨,從而獲得不受市場漲跌影響的組合。因此,股指期貨升水意味著期貨價格高于現貨價格,此時賣出一個價格更高的期指,買入價格更低的指數和股票現貨,便能額外獲取一部分無風險收益。此時建倉可能在超額收益和成本端雙重盈利。目前,公司中性策略產品仍在擴容!
記者采訪獲悉,除了衍盛私募,多家量化私募旗下中性策略產品“開門迎客”。鳴石基金坦言,目前公司量化中性策略產品處于開放狀態,滬深300、中證500指數對應的中性產品均可申購。滬上一家中型量化私募也透露,本月底公司旗下量化中性策略新產品將在多個渠道開啟發行。
關注中長期配置價值
值得注意的是,在看到短期利好的同時,機構還提示投資人關注量化中性策略的中長期配置價值,結合自身資金性質和風險偏好進行投資決策。
蒙璽投資表示,量化中性策略與其他策略的相關性較低,有助于優化資產的風險收益比,且長期收益顯著高于貨幣基金、債券基金等產品。因此,相較短期利好,量化中性策略的配置價值更值得關注。
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,去年量化中性策略以10.7%的平均收益率,在量化各細分策略中業績墊底。不過,今年以來量化中性策略卻實現“逆襲”。截至9月底,量化中性策略平均收益為0.18%,而量化多頭策略同期回撤接近12%。
“量化中性策略的風險收益特征較為明顯,即不判斷市場漲跌,追求絕對收益。投資人若持有長期資金,且風險偏好較低,可關注量化中性策略的配置價值。如果只是為博取短期高收益,則須謹慎考慮!睖弦晃凰侥佳芯繂T表示。
0人
- 每日推薦
- 股票頻道
- 要聞頻道
- 港股頻道


- 一行兩會一局發聲 事關樓、股、債市
- 最高人民檢察院依法對田惠宇決定逮捕
- 海天味業:第三季度凈利同比下降5.99%
- 91股獲機構買入型評級 芒果超媒關注度最高
- 液化氣漲3.2%,后市怎么看
- 六部門:支持外商投資企業在A股上市
- 華為:全球5G用戶達7億 5G躍升至高速發展期
- 10月26日北向資金買賣前十成交榜
- 韓國發布“K半導體”戰略 全球半導體爭霸戰升溫活期理財七日年化2.6%
- 【研報掘金】信創產業加速推進 關注相關產業鏈機會